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去美麗的佛羅倫斯之前
很建議參考這篇
其實我行前也真的「稍微」看了一下
但…..說實話…
行前怎麼看都沒感覺
反而去了之後回頭再看一次
就有很深的感觸
好吧!我承認我書念得不多
所以不要騙我😆
麥迪奇家族起源於法國,13世紀末移居佛羅倫斯後開始蓬勃發展。
幾個重要家族人物登場:喬凡尼·迪比奇·德·麥地奇(Giovanni di Bicci de’ Medici);1360-1429AD
麥地奇家族開始開枝散葉,都要感謝老喬凡尼。老喬喜歡投資,尤其「人」的投資,包括藝術家,也包括他的好朋友~~~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因為受到教皇的信任,麥地奇家族的銀行遂成為教皇處理金錢移轉、支付等等業務的銀行。
尤其當時「贖罪券」制度的盛行,讓麥地奇家族的事業版圖快速增加,除了銀行,還有賣羊毛等等。老喬凡尼此時也開啟了資助藝術的傳統,包括多納泰羅Donatello(大衛像)等,最有名的就是出資興建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所以去朝聖美麗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時,別忘了感謝老喬和布魯內列斯基兩人。
多納泰羅Donatello(大衛像)翻拍自維基
大衛像和歌利亞的頭顱分別代表著Firenze 和米蘭公國。這也是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以來,第一尊與真人同高的雕像。
美麗的翡冷翠
後來老喬凡尼的兒子科西莫回家了,接手老爸的銀行成為富二代,並將銀行分行擴展至全歐洲。也因為科西莫與米蘭公國於1454年簽訂「洛迪合約」,成功的停止佛羅倫斯與米蘭公國的戰爭,而成為當時佛羅倫斯實際的統治者。他也被稱為「老科西莫」或尊稱為「平民的保護者」、「國父」。
在藝術方面,老科西莫延續了老喬的慷慨,繼續資助藝術的發展,還有許多文化的建設,包括蓋圖書館、舊宮及哲學書籍的搜羅等等。(後面還有一個科西莫….反正名字記來記去,就是哪幾個😆)
舊宮Palazzo Vecchio
羅倫佐的爸爸老皮耶羅Piero di Cosimo de’ Medici(人稱痛風者皮耶羅,1416-1469)身體不太好,統治只有短短幾年(1464-1469),也是英年早逝。真正帶領科西莫家族進入輝煌的時代是在羅倫佐統治時期(統治期間1469-1492)。
除了米開朗基羅,還有許多有名的藝術家,如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爾Raffaello(1483-1520)等等也都受過羅倫佐的資助。
另外,在羅倫佐統治佛羅倫斯期間,曾發生過一樁暗殺事件,同是翡冷翠望族的奧比奇家族策劃了一起「帕齊陰謀」,想殺害羅倫佐兄弟兩人。連當時教宗西斯篤四世也牽連其中,原因是奧比奇家族想拿回翡冷翠的統治權,於是與教宗姪子同謀。
此次暗殺羅倫佐受重傷,但弟弟朱利亞諾·迪·皮耶羅·德·麥地奇卻在數萬名市民面前,被殺了十幾刀而亡。此次事件引起佛羅倫斯市民憤怒。在市民的協助下,短時間內找出殺害及協助策劃者約80人,暗殺當日即被公開處決。
羅倫佐的弟弟被殺害的地方就是聖母百花大教堂。之後教皇國與佛羅倫斯開戰兩年,最終達成停戰協議。
這就是Netflex「麥地奇家族」著墨的篇章之一。
教宗西斯篤四世就是出資建造西斯汀禮拜堂的教宗。
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入侵佛羅倫斯,被佛羅倫斯的民眾黨所支持,於是皮耶羅二世被流放,麥地奇家族的統治被推翻。佛羅倫斯共和國於是成立(第一次共和時期)。
1512年麥地奇家族在教宗儒略二世(又稱戰士教皇,會帶隊打仗)的軍隊支援下,進入佛羅倫斯,共和國隨之瓦解,政權又回到麥地奇家族。喬凡尼麥地奇成為佛羅倫斯的統治者。
1527年當時教宗克勉七世(Pope Clement VII)組成一支干邑聯盟(League of Cognac),想要挑戰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霸權。駐守在羅馬城外查理五世的傭兵,因為拿不到軍餉,衣衫襤褸又飢餓的狀態下,心情大壞,於是在法國波旁公爵的領軍下,攻入羅馬,史上稱為「羅馬之劫(Sack of Rome)」。當時羅馬聖城遭遇嚴重的破壞,死亡人數超過萬人。
聽說雖然不是查理五世親自下令攻破羅馬,也對進城士兵的殘暴感到不好意思,但結果卻令他很滿意。話說這人不用付錢給士兵,還可以坐享其成,運氣也太好了點。😒
1529年羅馬教宗克勉七世與查理五世達成協議,除了割地賠款外,也正式加冕查理五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義大利國王,以交換查理五世出兵幫麥地奇家族回歸佛羅倫斯統治者地位。
在羅馬之劫發生時,麥地奇家族「被說服」離開佛羅倫斯(快逃阿!),於是政黨成立緊急政府頒布法令召開「大公會議」,選出新共和國的總督,進入共和國時代。惟此次只延續三年。
從1529年10月~1530年8月,佛羅倫斯經過了10個月的圍城,最終還是被聯合軍隊佔領,恢復了麥地奇家族的統治。
這次的「羅馬之劫」也讓羅馬從文藝復興中心的舞台逐漸退出,許多的藝術家紛紛逃至威尼斯,威尼斯於是繼承了羅馬的文藝復興地位。
其實麥地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統治並無其他國家正式的認可,只能稱為「僭主(非官方國家首腦)」,直到科西莫一世(統治期間1537-1574),他在1569年自封第一代托斯卡尼大公,並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的認可。
在他統治期間,出兵攻打錫也納,造成錫也納重大傷亡,最後不敵併入佛羅倫斯。
米開朗基羅與羅倫佐家族感情不錯,年少的米開朗基羅於1489-1492間曾和羅倫佐家人一起生活。雖然如此,米開朗基羅仍支持共和體制取代權貴統治。
1530年麥地奇回復統治後,米開朗基羅雖然得到了教皇的赦免,但也不得不繼續為他不再支持的政權~~麥地奇家族,執行禮拜堂的委託案。
因此,有人說麥地奇禮拜堂中「新聖器室」的雕刻都帶有濃厚的憂傷、低沉與悲觀的氣氛,也是因為米大神心情太低落所致。
每個教皇背後,都有一個有錢有勢的家族😄。麥地奇家族從1513年起,培養出4個教宗,以鞏固家庭勢力。實際上,兩次佛羅倫斯共和國的結束,讓麥地奇家族重新上位,都是教宗幫了大忙,所以教宗是不是自己人很重要阿。
還意猶未盡的可以看以下幾篇:1.帕齊陰謀
2.麥地奇家族對藝術、人文思想的貢獻:
https://artemperor.tw/focus/4192?page=1
3. 關於麥地奇家族如何累積財富https://www.stockfeel.com.tw/%E9%BA%A5%E5%9C%B0%E5%A5%87-%E9%8A%80%E8%A1%8C-%E6%95%99%E7%9A%87-%E6%96%87%E8%97%9D%E5%BE%A9%E8%88%88/
儒略二世(教宗任期:1503-1513年)在文藝復興時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其武勇好戰聞名於世。他是第一位接納希臘哲學的教宗。以往,基督教視希臘哲學為「異端」,禁止傳播希臘哲學。在儒略二世包容兼蓄的態度,加上麥地奇家族開明統治,花大筆經費請希臘文學者費奇諾(Marsilio Ficino)翻譯整套柏拉圖哲學下,讓文藝復興時代在思想、藝術、科學等領域都能蓬勃發展。
拉斐爾畫的儒略二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