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羅馬競技場(Colosseo) & 古羅馬廣場

2023/5

這兩個地方是第一次到羅馬絕不會跳過的一級景點,在官網買票,常常是秒殺,可說是義大利的一級戰區。

如何上官網買票?

https://www.coopculture.it/en/tickets

買票需在參觀日的一個月前上網購買。

地下層訂票

下面網址直接進入地下層管制區買票 (full experience,包括地下層與地上層)
https://www.coopculture.it/en/products/the-wonders-of-the-colosseum-visiting-the-underground-and-the-arena/
這是最難訂的一種。8/14進入網站看,只看到開放到9/12日從8/14~9/12區間全部額滿

但現在增加了另一種方式可以看地下層,可以分別買地下層及一般票,這種訂票方式是我在4月訂票時沒有的票種,特別寫在這裡給大家參考。

以下是傍晚地下層(Underground and Arena)的票(不包含地上層)
網址:https://www.coopculture.it/en/products/colosseum-by-night-colosseum-underground/
參觀的時間

 DATE

March 2023
every saturday from 18.00 to 22.00
last entry at 20.30

April 2023
every Thursday and Saturday from 13 April, from 18.00 to 22.00
last entry at 20.30

from May to September 2023
from Tuesday to Saturday, from 20.00 to 24.00
last entry at 10.30pm

FULL EXPERIENCE ATTICO票種(有效期2天)

在2024年2月8日之前,還有一種票,可搭乘全景電梯,包含頂樓+地下層的full experience票,還可以參觀介於二樓和三樓間的畫廊,不過,現在暫停開放。
購票網址https://www.coopculture.it/en/products/full-experience-attico/

之前曾有網友針對地下層的導覽團何時會釋出不同語言導覽的門票有做整理,但我看了整個英文網站,還是找不到資訊,只能說網友太強大了。
網友整理的很多,但以更新時間,我建議最新的版本。
訂票資訊常會更新,我5月初看的官網內容跟現在又不太相同。

不包含地下層的訂票

另外,如果是個人的語音導覽,沒包含地下層,就容易得多
訂票頁面:https://www.coopculture.it/en/products/audioguide-of-the-colosseum-with-ticket-colosseum-roman-forum-palatine-imperial-forum_h24/

這張票是包括競技場、帕拉提諾山、考古公園及帝國論壇24小時入場券,目前看起來比5~7月好訂。
我個人還是建議在官方買票,主要是不需繞去代理商的辦事處取票,方便很多!
話說我們當時雖然買到票,但也只剩下TICKET COLOSSEUM, ROMAN FORUM, PALATINE_24H票種,買不到+地下層+考古公園的票。😆
我會建議如果買的到票,可以買有語音導覽、考古公園(ARCHAEOLOGICAL PARK)、帝國論壇(IMPERIAL FORUM)等景點集中的票,我們參觀完競技場及帕拉提諾山後,經過考古公園,本想臨時買票但全售完了。

介紹完如何買票後,來分享各個景點的資料。

羅馬競技場

首先,來了解一下羅馬小歷史。羅馬成立於753BC, 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
羅馬競技場的拉丁文是Arena,意思是「染了血的沙」。在基督教被視為異教的羅馬統治時期,異教徒在競技場被迫與惡獸戰鬥,以此作為處決的方式。當時,表演平台在表演前會鋪上一層沙子,競技場因此稱為Arena。這也是當時羅馬人的一種娛樂。

羅馬競技場在西元70-72年由皇帝VESPASIAN開始興建,建了10年後開放,共4層,80個入口,最多可以容納5萬人入內觀賞。首次開放是提圖斯(TITUS)皇帝在位時,當時還舉行了100天的角鬥比賽慶祝。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競技場歷經火災、地震等等,到20世紀時,原有三分之二的建築已毀壞。

羅馬競技場於19世紀被考古人員發現,上面的積土有6米高,發現後由三方一起推動挖掘。

上面寫出土的部分都是平民的看台區,現場旅客能夠走的廊道也好像只有兩層。

走入人類文明史的重要遺跡,看著斷垣殘壁,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曾經多少人在近2千年前坐在競技場裡,滿場觀眾的嘶吼聲,表演台上或許曾出現千次的格鬥、廝殺。最終所有人都消失了,只剩殘破的競技場撐起曾經存在的過往。也因為這些遺跡,造就了羅馬「永恆的城市」。

古羅馬廣場

古羅馬廣場到底有多大,看下面這張圖大概就可以知道相對位置。古羅馬廣場被卡比托利歐山(Capitoline hill)、奎里納萊山(Quirinal Hill) 及帕拉提諾山(Palatine hill)所包圍。

 羅馬城七丘(註)

下圖橘色是羅馬共和國時期建城的部分,黑色則是羅馬帝國的建設(維基摘錄)。

右下角的地方就是帕拉提諾山丘,再往右邊就是羅馬競技場。左下角則是卡比托利歐山。
卡比托利歐山則是古羅馬廣場最神聖的區域,許多神廟都蓋在這一區。如6 B.C. 時蓋了朱彼特神廟。另外,羅馬建城時的堡壘也集中在這裡。

整個古羅馬廣場已知的建築物有28作之多:

幾千年來,整個山丘大理石及石塊隨處棄置,有的甚至被拿去成為其他建築的材料。走在山丘上,就像是走進了西方的風景畫中,不論是周圍的樹林及建築風格,都是風景畫中常常出現的元素。

帕拉提諾山(Palatino Hill)

帕拉提諾山是羅馬七座山中最著名的一座。 在古羅馬,它被認為是城市中最令人嚮往的街區之一,也是貴族和皇帝的住所。 古羅馬人也認為這裡是母狼發現羅慕路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的洞穴所在地。
帕拉提諾山也是奧古斯都的出生地,往後他的皇宮也蓋在這裡,這裡也曾是羅馬第一座植物園的所在地。帕拉提諾山位處高地,眺望競技場與羅馬廣場,高聳且雕刻精美的柱頭和花圃,可以想見當時整個山丘的繁華與壯麗。

上方是維納斯及羅馬女神廟

靠左邊那三根柱子是卡斯托爾和波呂克斯神廟(Temple of the Castors and Pollux), 落落長的名字是借用希臘神話宙斯和斯巴達皇后Leda所生的孿生子名字,用以慶祝495 B.C. 的里吉洛斯湖戰役(the Battle of Lake Regillus)。

提圖斯凱旋門(Arco di Tito)

提圖斯凱旋門是進入帕拉提諾山必經之路,而君士坦丁凱旋門則是在競技場旁,兩個凱旋門長得有點像,又不太一樣。君士坦丁凱旋門的照片都有我和溫ㄤ的鬼臉,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只好請各位網路搜尋😜。
提圖斯凱旋門建於西元81年,是圖密善皇帝於兄長提圖斯去世後不久興建,以紀念其兄在公元70年征服和摧毀耶路撒冷的事蹟。
君士坦丁凱旋門則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摘錄自維基百科)

卡比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

廣場位於卡比托利歐山上,卡比托利歐山本原為古羅馬的行政中心。廣場設計者為米開朗基羅,獨創以對稱式的梯形階梯,呈現廣場寬闊的氣勢。中間有羅馬皇帝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騎馬青銅像,由地面的幾何圖樣包圍,元老院的立面也經過米開朗基羅的調整。沿著階梯往上走,平台上諾大的雕像帶出廣場的氣勢。我們走累了,就在這裡暫歇,順便欣賞帥哥美女。

米開朗基羅雕像

為何要在這裡提這個廣場呢? 

因為往廣場的後方走去,位置剛好在卡比托利歐山的上方處,可以全景欣賞古羅馬廣場,非常好拍的地方。下面就是廣場後方的視角。

這是下午拍的光線

上圖有好幾根柱子的是土星神廟(農業之神),初始年代約498 B.C.,後來又於42 B.C.重建。廣場的建築物本來是元老院,後來成為市政廳的一部分,也是市民公證結婚的地方,看到新人喜極而泣的接受祝福,也覺得很感動阿!

部分參考:

HTTPS://WWW.ROMAEXPERIENCE.COM/POST/PALATINE-HILL

一次讀懂西洋建築

註: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ANCIENT-ART-CIVILIZATIONS/ROMAN/X7E914F5B:BEGINNER-GUIDES-TO-ROMAN-ARCHITECTURE/A/FORUM-ROMANUM-THE-ROMAN-FORU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