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在巴黎旅遊,非常建議住在巴黎市中心。住在郊區,雖然省了房租,卻花了許多時間在交通。我們這次住在8區,附近有三條不同的捷運路線,逛累了,回家也不遙遠,加上對面有傳統市場、麵包店、超市以及藥局,生活十分便利。
麵包是法國人的主食,尤其是法棍baguette,每個街廓都有當地居民擁護的麵包店。別小看麵包,法國人是非常講究的。只要看到有人排隊買麵包,別懷疑,就接著排吧,相信不會失望的!
在巴黎找住宿,大部分都是studio或是套房,吃喝全在15-20坪的套房裡,租金一晚也要7-8千台幣以上。想找一房一廳+廚房,幾乎難如登天。偏偏溫ㄤ還要早起4點連線,沒書桌又沒隔間可是大問題,畢竟我不想每天化身為台灣貓熊在巴黎無神漂浮。搜尋了好幾個月,終於找到一間民宿,外觀是一百多年的奧斯曼建築,一房兩廳,大約32坪的空間,更開心是有電梯。剛好房東第一次上線招租,完全沒有評價,於是開個佛心價1晚不到台幣4000,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不過現在評價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哈!
第一次住在天然白色大塊方石建造的房子,跟現代的鋼筋水泥不同,保暖效果超好,5月初非供應暖氣季節,外面8度,裡面20幾度,不用擔心棉被不夠厚。但有兩個問題: 水錘聲與隔音。既然知道原因了,後面幾天也就不在意水錘聲了 。有時夜深時聽到樓上高跟鞋走路聲,知道住在樓上的女生回家了。其實住戶們都知道老宅隔音不好,大家都非常自制,所以困擾不大。
想想19世紀所設計的住宅,隔音不好是正常的,畢竟工法也沒那麼進步,但台灣非頂級豪宅的新建案品質,好像隔音也好不到哪裡去,恩! 另外,巴黎老宅採光非常好,因為每棟建築都設有中庭,不論是臥房、客廳或廚房,都可以讓自然光大面積的照進屋內。突然想到我們能否能有個建築法規,保障室內採光權呢?
如果想省些預算,最精打細算的方式是趁當地暑假,或有較長的國定假日,有些台灣留學生計畫回台灣時,會出租自己的床位或是套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巴黎為2025年全球第三大旅遊城市,大家一定覺得巴黎房價很高? 法國採實坪制,推算回來,巴黎(非富人區)每坪的價格比台北市便宜,法國2024年的稅前最低基本工資還高於台灣,1801.80歐元。
住在住宅區,可以觀察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約莫下午4點半後,就會看到爸媽和小朋友在街區買麵包, 玩耍,或是推著嬰兒車一起散散步。我們傍晚出去買東西,看到年輕爸爸跟小朋友在街區玩捉迷藏,看孩子笑得好開心,我的心情也亮起來! 能夠看到這些,背後支撐的是保護勞工的法律,員工早早下班,享受日落前的親子時間。有天,我們經過皮加勒區(Pigalle),在浪漫生活博物館的那條街,禁止車輛進入,孩子們放學後在街上自由自在地追逐玩耍,在市中心街區? 巴黎做到了!
雖然我不全是左派,心裡還是有些羨慕法國人的生活方式。記得「艾蜜莉在巴黎」劇裡,艾蜜莉的同事開導艾蜜莉,說:我們法國人為生活而工作,你們美國人為工作而生活。正解無誤。不過法國政府效率極差一直都是硬傷。
另外有趣的小發現跟大家分享,我們樓下附近有個咖啡廳,牆面寫著大字Happy hour,下班時間的生意特好,戶外座位都滿座,於是好奇查了一下,Happy hour時間是大約在4pm~7pm,這段時間內供應的咖啡或啤酒有特價,約2-3歐元。如果大家去巴黎,會發現巴黎一杯咖啡很貴~~7-9歐甚至更高,比義大利1.5-3歐貴了一倍以上。聽說義大利政府認為咖啡在義大利是生活必需品,不准起漲,也因此維持了賞心悅目的價格!
連法國國鐵SNCF網站都有happy hour的資訊!
https://www.sncf-connect.com/en-en/article/where-are-the-best-happy-hours-in-paris
大家可以善用happy hour的小確幸喔!
@@這裡補充一下2024-2025巴黎連續幾日的熱浪。
從2024年奧運開始,大家對於法國房子不裝冷氣多有討論,其實這個議題與文化及價值有關。上面介紹巴黎19世紀建造的房子,元素中的厚石牆、百葉門,原本就為了對抗夏天,「法文邂逅」粉專解釋,法國人認為涼爽是一種質感,早上關窗、中午拉簾、下午坐在樹蔭下喝檸檬水,就是他們生活的節奏。
另外,這些老屋很難加裝冷氣,除了要申請許可外,一旦開牆、走線、破壞石雕與窗框,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對愛老房子如生命的法國人來說,寧可熱一點,也不想讓空調系統破壞建築美感與歷史性。
但面對全球暖化的趨勢,法國人有沒有掙扎呢? 當然有! 這也會牽涉到生命風險的問題。